close

燭光

photo by ahai

[海@hai] 這幾乎是我這十年來收到最誠懇的一封信。寄件者是我十年來的老友周德慶,射手座的他閱歷豐富,我覺得有很多美好的形容詞可以套在這人身上,但我不常跟他說這類肉麻兮兮的話語,哈,應該也沒這必要。同時這也不是今日的重點。

 

我已取得當發信者的同意,得以全文引用這篇文章,希望跟同樣身受震動的朋友們分享這一些訊息,期待這個討論「分離」與「失去」的工作坊可以順利開展,願  人們因此而獲益。全文如下

 


from:周德慶-----------------------------------------------------------------------------------------

to:周德慶--------------------------------------------------------------------------------------------

bcc:ahai---------------------------------------------------------------------------------------------

 


Dear 好友:

 

    最近一兩個月中是我對生離死別密集體驗的時期,年輕好友與前同事的先生相繼驟逝,在安慰與唏噓的同時又有周邊朋友分別因癌症化療與急症加護中從鬼門關前打轉回來,我不禁自問這是否是我目前的內在意識所招致來的課題(根據最近讀完”零極限”的自我負責原則,亦或跟同齡老友法蘭克抬槓的結論,我們都已到更年期不得不面對的此類問題的時刻到臨罷了。


    自己接觸所謂的心靈成長課程應該超過十五年了,從早期的懵懂、玩票、插花性質,到近三四年親身投入這個領域的行業中深入體驗,從加拿大、美國、德國到印度,當然還有諸多台灣的大師與學派,都有多少涉獵一二,早覺得自己對痛苦的根源--死亡、病痛與分離,即使沒有免疫,也應該能從容面對、甚至是船過無痕的功力才是,但是最近高密度的悲傷事件襲擊下,我察覺自己的悲傷與罪惡感(自責)仍在潛意識中攻擊我。


    本來我以為半個月的歐洲自助之旅會助我紓壓,但卻成了我走向更低潮、更孤獨的放逐之旅,我焦慮的一直坐火車、一直走路不讓自己停下來思考,把自己丟進又疲憊、又困窘、又抱怨、又無意義的情緒中,同時又不停地趕赴下一個車站目的地。但是腦海中不斷出現的兩種景象,一個是我從小到大身邊逝去的朋友親人,國中時死去的兩個同學、同時期去世的父親、之後陸續去世的大學同學、外祖父母等;另一則是才剛去世友人的身邊親友。我是那麼不善於(害怕)去安慰死者的親人,正之於當時父喪期我好怕不斷來我家致意的親友們般。在歐洲優美舒適的一等火車廂中,我正在用壓抑的悲傷與自責感交互的折磨自己。


    我知道我需要釋放我的悲傷與罪惡感,我同時更悲傷與憤恨自己要如何幫助我身邊這些正同時在受苦的朋友們,我害怕跟他們見面因為我不要跟他們說些場面的安慰話語(因為自己的經驗我自認沒有用),我想跟他們一個個深談與分享才有用啊!然而我沒有時間與氣力一個一個如此做,況且我自己身陷同樣的苦中又如何來扮演拯救者。我知道應先療癒自己,我亟需參加一個工作坊來釋放與撫平情緒,我找了文淑我一起成長十幾年的好友兼良師深談,她建議我與其自責傷痛,不如化成行動,幫這些親密同時受苦的朋友們一起來療癒並互相支持,我們有同樣或類似的傷痛主題,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才能一起跨越並獲得療癒成效。

 

    於是我開始從自己的抑鬱中出發,因為我有了這個助己助人目標行動,感謝文淑在百忙中安排時間與自己家中(工作室)的場地,最重要的是用很低的朋友價來主導這個特別針對設計的主題的12~16的小班制的兩整天工作坊。但最困難的是,要如何讓這些從沒上過工作坊這類成長課程的朋友們,願意承認自己正在痛苦中需要幫助,並且拿自己早已封鎖隔離的悲傷,來個掀開、面對、整理、清除的自我面對過程,又如何讓他們進入這個他們以為會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失控到瓦解自己生存機制的恐怖心理手術台呢?

 

    現在我寫了這封信,我誠摯的邀請你們----我那麼在意的我的摯友們,我多麼希望以我多年的經驗來幫助我們(包含我自己),不論你失去了親人(死亡或分離),或是失戀,或是失去健康,甚至失去工作,失去自信,那種感覺無助、無力感、焦慮、傷心、憤怒、自恨等,不論那是多久前發生的塵封事件,讓我們促成這一次讓我們更親近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之旅,我希望在十二月中的周末開課(因為老師的時間關係,應該是12/12,13兩天六日最好),你能給我一封信回覆告訴我你的想法與時間嗎?對了你可以上網瞭解一下老師與上課地點,文淑工作室的網站是:www.pptrain.com


等你的消息.....我是周德慶

 

------------------------------------------------------------------------------------------------


如果你對此工作坊有興趣,請你留下暱稱、電郵,與些許話語,我會代為轉達,屆時周德慶本人會主動跟你聯繫,但千萬不要留下手機,以免徒增你的困擾,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a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